印尼
印尼发电用煤需求将增至近3亿吨
据环球能源协会(Global Energy Association)近期发布的信息,印度尼西亚已审核通过国家电力发展计划,提出到2031年将新建2670万千瓦燃煤电厂(TPP),其中包括650万千瓦接入国家电网的公共电厂,以及2020万千瓦由工业企业自建自用的"自备电厂"(Captive TPP)。
截至2025年,印尼自备煤电装机达1120万千瓦,公共煤电装机达3850万千瓦。
政府对两类电厂实施差异化监管:自备电厂无需公开发电数据,也不参与2023年起实施的全国碳交易计划,但无法享受政府发电用煤补贴价格,且最迟须可在2050年前关停。此外,2022年起所有新建自备电厂的企业必须承诺投运前十年要减排35%。
由于需按市价采购煤炭,自备电厂发电成本较高:Ember测算显示,其标准化发电成本为每千瓦时0.077美元,高于公共电厂的0.057美元。但电力需求增长仍推动企业自建电厂——根据规划,未来数十年印尼用电量年均增速将达3.8%。
Ember预计,该国燃煤发电量的峰值不太可能在2037年前出现,届时年燃煤发电量将达到4940亿度,较当前水平增长超60%,相当于法国或德国的年用电规模。
由此带来的发电用煤需求将从2024年的1.83亿吨,增加至2037年的2.98亿吨,增长幅度超60%。
但考虑到印尼2024年发电用煤产量已达近8亿吨,国内市场仍将维持供应充裕的格局。原料的高度可获得性,正是印尼煤电需求未来至少十年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
印度尼西亚已成为全球燃煤发电排名前五的国家
2015年至2023年期间,印度尼西亚燃煤发电量增长74%,达到217太瓦时(TWh),几乎是哈萨克斯坦全年用电量的两倍。这使得印尼在全球燃煤发电量排名中从原先的第11位跃升至第5位,超越了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和南非等传统煤电大国。
据能源智库Ember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3年印尼用电量增长超40%(从243太瓦时增至351太瓦时),人口增长是重要驱动因素:印尼人口从2015年的2.591亿增至2022年的2.755亿。能源需求激增不断推动新发电设施投入运营。
全球能源监测(Global Energy Monitor)统计显示,2000年至2014年,印尼投入运营煤电装机容量为16.4吉瓦(GW),而2015至2023年间新增煤电装机容量达28.5吉瓦。这一增速使印尼成为全球煤电装机增速前三的国家,仅次于同期新增380吉瓦和80吉瓦煤电装机的中国与印度。
菲律宾同样呈现煤电跃进态势:2000年至2014年间新增煤电装机2.3吉瓦,而2015年至2023年新增达6.4吉瓦。2023年两国煤电占比再创新高:菲律宾为61.9%,印尼达61.8%,双双超越波兰(61.1%)和中国(60.7%)成为全球煤电占比最高的经济体。
尽管风光发电成本持续下降,而印尼、菲律宾两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仍显滞后。2023年印尼煤电、气电分别增发12太瓦时和6太瓦时,而风、光、水电总发电量却下降1太瓦时;菲律宾煤电增发7太瓦时,其他电源总发电量缩减2太瓦时。
这种发展路径与东南亚地区国家"煤电+可再生能源"并举的主流趋势形成反差。
以越南和泰国为例:2015年至2023年两国分别新增煤电18.7吉瓦和近1吉瓦,但2023年风光发电占比已达13%和5%。
而Ember数据显示,同期菲律宾风光占比仅3%,印尼的占比则更是不足1%。
(编辑:吕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