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
增强内部审计职能,服务国企改革发展
时间:2019-11-30    来源:焦煤集团    字号:A+ A-    作者:肖斌 杨敏 李淑珍 刘莉莉 谢计良 何辉

摘要:契约化经营管理是焦煤集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减亏增盈和转型升级的管理创新产物,是一种激励性强且具备刚性约束力的管理模式,如何准确划清契约经营期的责、权、利界限成为领导决策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内部审计的监督服务职能促使内部审计部门担负起新时期职责使命,随着审计目标的变化,内部审计部门不断完善契约化经营审计管理体制,为有效防范公司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实现集团公司增收节支,遏亏损、保生存的战略目标发挥应有作用。本文简单阐述了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产生的背景,重点论述了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在契约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契约化经营管理、契约化经营管理期前审计、契约化经营管理成果审计

 

契约化经营管理是一种激励性强且具备刚性约束力的管理模式,是依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集团内部单位之间的经营往来行为采用书面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便于规范管理和监督。如何准确划清契约经营期的责、权、利界限成为领导决策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内部审计的监督服务职能促使内部审计部门担负起新时期职责使命。

一、契约经营管理产生的背景和契约经营审计职责定位。

1.契约经营管理产生的背景

随着新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化,煤炭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竟争,发展活力不足、转型动力不足以及创新能力不强越来越来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扭亏为盈摆脱困境问题突显。为推动煤炭企业实现脱困,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为煤炭产业供给结构制定出具体目标,为抓住此次结构性改革机遇,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我公司积极探索管理创新、转型发展的新路径,通过经营机制的转变和管理潜力的挖掘,引入契约化经营管理,将之前的行政命令式管理转变成为按照契约来进行管理,更好的提升自身市场核心竞争力,开启煤炭深化改革的新模式。通过契约化经营管理的实施,进一步转变基层单位经营方式,提升领导班子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最大限度的激活释放企业活力,促使机制体制的革新,加快国有煤炭企业的转型升级,最终达成扭亏转盈摆脱困境的目的。

2.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的涵义及职责定位

1)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的涵义

随着我公司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契约化经营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日益成为我公司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由之路。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称绩效审计三要素经济性、效率和效益就是现金价值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的同义词。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是我公司界定契约协议履行成果引进的一种手段,它类似于绩效审计,相当于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联合体,是审计人员采用现代技术方法,客观、系统地对企业单位的项目、活动和功能就其实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程度进行独立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改善公共责任,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信息。笔者理解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其定义就是:达到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目标的审计工作就是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

(2)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职责定位

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效益和管理,最后落实到提高效益、提高管理水平。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服务于煤炭企业结构性变革发展需要,其在契约化管理模式下的职责定位:强化契约精神和法律意识,契约化管理协议到期要依法依规进行审计,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依据上级有关文件及契约化管理协议,对契约化管理单位进行经营绩效审计,确认契约化管理成果,保证客观、公正的反映契约管理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督导和维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深化企业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的措施

1.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

当前契约化管理模式下的经济形势,迫切要求内审部门将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作为其开展审计业务的主要任务。审计人员应紧紧围绕契约目标和约束内容,审计其业绩效益等主要考核指标,并根据预期影响,审计其活动的真实影响。每个审计项目中的每个具体业务的实施,都要将契约化管理审计的理念贯穿始终。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审计促使被审计单位纠正偏离企业目标的经营行为,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将各项经营活动转移到服务企业目标实现上来,最终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整体的效益最大化。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的效果才能达到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也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2.创建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模式,提高工作质量,保证契约化审计结果运用的有效性

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要确保契约化审计结果动用的有效性,必须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历经三年的契约化管理促使我公司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工作从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一套完善的审计模式。采用理论结合实际制定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流程和工作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的工作具体流程,规范审计工作,提升工作标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保证契约化经营审计结果运用的有效性

3.完善契约化审计协调配合机制,确保契约化经营审计准确有效性。

契约化管理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生产经营各环节,我公司围绕契约经营考核指标,设计出特有的契约经营审计模式,建立由审计、企管、财务、供应、计划、机电、后勤等多部门专业人员组成联合契约审计小组,充分发挥其职能,实行“谁检查、谁负责”分工负责制,使各有关部门协调运转、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合力,高效联动,主动积极履职,对契约经营单位进行契约期前审计和契约经营期间审计,划清契约经营期的责、权、利界限,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核实,对库存管理、机电设备管理、房屋土地不动产管理等实物资产进行权属确认及使用状态审查,从各个经济活动分析,确保契约期间经营成果准确有效性,为契约化管理考核提供有效保障。

4.以契约化审计方法为契机,创新审计思维,转变审计观念。

契约化经营管理是采取“一企一策”的考核方式,对契约化管理的单位进行分类考核,由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特点不尽相同,按部就班审计模式不适应,要确保契约经营管理审计效果,就要注重审计方法的创新。新模式下审计要紧紧围绕契约目标,选准切入点,制订目标明确的审计方案,确定具体的审计目标、范围、重点,按照各业务部门特点,利用取其之长分配审计任务,有利于审计工作审计事项真相的调查,便发现问题、揭露矛盾,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客观地对审计结果做出科学的分析、衡量、评价。思路决定出路,审计思路的转变是指要不断地创新、优化和升华审计工作的意识与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创新审计思维、转变审计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从广度、深度、方法、技巧上拓展效益。例如,存货与费用确认的环节,代储代销存货模式已成为我公司零库存理念的体现,传统的盘点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内审人员创新审计思维,从存货权属性和实际消耗入手,通过材料消耗分析,指出提前或滞后确认费用问题,避免因人为调节利润造成契约期间经营成果失效的现象。

5.建立有效的契约化经营考核指标评价审计体系

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不仅要对契约期间的经济活动的效益从总体上做出评价,还要深入分析其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和各环节,找出影响其效益的主要因素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益的方法和途径。契约化经营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契约考核利润指标为中心,其他各项指标围绕利润调整的综合效益指标,它是多种因素、多种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审计时从各个因素指标找出影响利润指标的原因,深入挖掘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其对利润指标影响,以便修正综合效益指标,准确有效地对契约化经营考核指标评价。

三、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实施效果

历经三年的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从零起点开始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取得一定成效,为我公司契约考核兑现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有效推动了契约化管理顺利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管理体制,有效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契约化经营管理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工作已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审计人员需要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参与到内控系统各个节点和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共同研究契约化经营考核指标影响因素,对企业重点职能部门、重大资金、重要经济事项等进行事前参与和事中跟进,检查经济活动是否与企业经营目标保持一致,是否取得预期效果,分析经营管理中契约化经营考核指标存在的偏差和失误,解剖各种影响指标因素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合理调整考核指标,对发现内控节点和经济环节中存在的漏洞及隐患,及时予以指出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及建议,通过不断完善契约化经营管理体制,达到促进企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的目的。

随着我公司结构性转型发展,促使内部审计持续推进管理体制的转型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契约化经营审计管理体制,建立由企业管部、财务部、计划部、物资供应部、机电设备管理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审计部等部室共同参与的联合审计组,形成了“部门联动、各司其责”的管理模式,通过“谁检查、谁负责”分工负责制,对现场审计发表意见,采取“三级复核”和“审计联席会”相结合工作机制,完善了契约化管理考核体系,为防范公司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促使内审部门在企业提质增效中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2、合理划分契约双方经营界限,助推契约化经营管理顺利发展。

紧紧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对新推行契约化管理单位实施契约化经营期前审计,为履行契约经营协议合理划分界限。按照契约指标,从经营成果、内部控制、项目管理、物资管理、资产管理、重大决策及人事管理等方面深挖、延深审计,合理划分经营界限,为下一步的经营成果审计打下良好基础,有效助推契约化经营管理发展。

3.围绕企业经营目标有序开展审计,为契约化经营管理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契约化经营管理是我公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采取“一企一策”的考核方式,通过利润指标加大对成本的考核权重,促进降本增效。审计部门积极配合公司深化契约管理,细化契约指标,强化契约考核,以契约化管理协议及有关文件为依据,对契约化管理单位进行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从契约经营期前、契约期间和日常考核三个模块调整影响利润指标因素,客观反映契约化管理成果,对企业经营行为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契约履行兑现考核提供奖惩依据,有效激发生产经营单位自觉抓好生产经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助推我公司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契约相关文件及契约协议约定,2017年契约经营成果,审计调整金额13,410.85万元;2018年契约经营成果,初步确定审计调整金额17,626万元,并分别从财务管理、仓储管理、实物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管理建议40余条,为契约单位履行约定提供奖惩依据,推动内部审计成果转化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有效推动了契约化管理推广和应用,为决策层管理公司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4.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提高了审计成果的利用效果。

建立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审计成果定期汇报制度,从完善制度机制和企业契约考核管理等方面入手,发表审计意见,将契约化审计成果反馈到决策层,为企业契约考核惩奖提供参考依据。契约化审计成果常态化的有效运用,开拓审计成果运用新领域,是干部廉政监督和选拔任用方面“审”和“用”的有效结合拓展,改善了审计结果运用贫乏、不到位现象。契约化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有效地推动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深化了企业契约化经营管理,提高了审计成果运用效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规避经营风险发挥的积极作用,审计成果转化运用领域的逐步拓展,提升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为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将发挥更大作用。

四、结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的背景下,为实现公司增收节支,遏亏损、保生存的战略目标,促使契约化经营管理不断的深化,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已在我公司深入推广应用,从最开始的职工不理解软抵触,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前期实施步履维艰,发展到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实施契约化经营管理,高级管理层及职工从中看到希望,获得了收益,从而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也逐渐得到了广大职工认可,有效促进了契约化经营管理审计职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米素卿 契约化管理:国有煤炭企业的活力新因子.现代营销

[2]姚亚冗.浅谈国有企业契约化管理.现代经济信息.2017(15)

[3]杨好礼.企业深化效益审计的思考.理财.2013(4)

[4]解新红.新常态下内部审计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的途径. 长江大学学报.2015(40).

[5]黄萍.搞好内部审计 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经营2000(8).


热点排行
相关阅读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